三十年點滴在心頭
2025-07-31
在培訓的工作超過三十多年,回首這三十年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變化,三十年前有一個「中國生產力中心」,當時推動的是一些工業自動化,也培養了許多企業經營輔導顧問,取得顧問資格後,可以輔導中小型企業,那時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全方位品質有莫大需求,另外類似的訓練機構還包括「中小企業協會」等,還有幾家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如哈佛、專家…等。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報紙是最直接的行銷通路,兩大商業報紙: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每週都有二天的分類廣告給這個行業,這筆預算開銷是必要的招生成本,只要有電話來詢問都會有成交的機會。不久「成功雜誌」的誕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一是舉辦八大講師在世貿會議中心的聯合講座,當時售票滿座還另外加開場次,這種模式也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和大陸;另一個創舉是引進了一些海外的培訓界大咖到台灣,這些大師有的也是暢銷書作者,像是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作者),羅傑・道生(美國知名談判專家),丹尼斯・魏特利(「樂在工作」作者),那時市場也是一票難求,是培訓業界最好的年華。那時的我自行創業,都是以企業內訓為主,主要的課程以「習慣領域」學說為主,這是由游伯龍教授所創的理念,游教授也是我在這個行業的啟蒙者與貴人。習慣領域可以與創新結合,對於組織再造很有幫助;與溝通結合,可以了解人性、對症下藥;可以與自我成長結合,幫助人突破自我限制,享受無限潛能。那時自己也慢慢累積了口碑與知名度,以致於有機會在方智出版社出書,在工商時報寫專欄,以及幫中信房屋寫稿。後來與林偉賢學長合作,一起成立「實踐家」,到今年己經有27個年頭了,我的課也從企業內訓轉變成公開班為主,Money & Yoy課程已經開了近750期,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開課,今年這個課程我也將慢慢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優秀的老師擁有這個可以奮鬥一生的舞台。走過這三十多年,我有幾項領大家參考:一、有些能力,在你己無退路時才會展現,所以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都是能力爆發的出口。二、珍惜與每一個朋友、同事、長官、客戶的緣分,曾經有過的美好,都是你未來好運的推手。三、路上一定會有難關,做好準備,然後就交給老天,不過請記得:老天爺一定不會給你一個你承擔不了的工作。四、工作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和天賦有關,請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自己的感覺更重要。五、工作上的成長及認知上的突破,往往在既有環境中很難做到,你可以讓自己去增加別的經歷,然後會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如我去演了舞台劇,如我在台灣環島徒步。這幾點都是肺腑之言,但這只是我的經歷所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但若有一點對你此刻有幫助,給了你信心與勇氣,那就足矣。人生沒有多少個三十年,但請你熱愛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與不好,你最終會明白,它比金錢更加的珍貴!
微資男女們,自己的房子自己救!
2014-06-26
「租不如買」、「以租代買」,到底誰比較好啊??【文◎中信房屋-你的達令粉絲團】     「吃喝玩樂小確幸,買房置產興缺缺」足以形容現代社會中微資男女生活態度。    「你想買房嗎?」,把這問題丟到現在七、八年級身上,大概不到兩成的人點頭。    「人家想每年都出國去玩嘛~~」、「幹嘛買!怎麼存也追不上頭期款,才不要當屋奴哩…」、「買房子好麻煩,還要裝修、繳稅什麼一大堆,租房子比較省事啦!」,這是小編在一群30歲以下的朋友聚會中,不時聽到的台詞,大家不是住家裡,就是在外租房子,買房似乎很遙遠,但買房本來就非一蹴可及,是需要時間與實力的累積,而買房的實力,除了財力之外,知識力也非常重要,「租屋」就是一個磨練看房實力的絕佳機會! 租屋心法一:距離才是問題,30分鐘剛剛好!    上班族租房當然希望交通方便,離公司越近越好,生活機能佳,食衣住行樣樣都行,在一分錢一分貨的概念下,這樣的物件往往租金高昂,並不是所有的上班族都能負擔得起,租金支出比例不應該超出收入的三分之一。    建議租屋前,先了解距離公司路程30分鐘或車程10~20分鐘的生活圈機能,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物件詢問承租。而離公司太遠或太近,皆會降低工作效率,盡量在30分鐘內的到達公司,於上下班而言是比較剛剛好的範圍,以時間換取金錢。在此同時,就可以順便深入了解租屋處附近的生活機能與市場行情,藉以參考是否符合自己未來購屋的地段條件。租屋心法二:關係才是重點,房東變老師!    「不好的房東讓你住爛套房,好的房東帶你買個好房」,在租屋生活過程中,房東扮演著重要角色。平日乖乖按時繳租,遵守房東訂定的租屋規則,相信大多數的房東應該都還滿和善。    最好與房東打好關係----是因為房東之所以能成為房東,一定是有他厲害的地方,有個現成的老師可以問,當然要善加利用。例如:附近區域行情、鄰居素質、看屋選屋技巧、裝潢裝修的眉角…等,以及房東應該會認識哪些不錯的房仲、代書的人脈。這些可能需要投入時間或金錢才知道的知識,何不在聊天攀談過程中給它學過來,有了購屋前輩的指導與經驗分享,在未來處理購屋問題上,便可事半功倍。     在一片討論買房好還是租房好的聲音中,年輕的微資男女們或許依然懵懂。不過,絕不能放棄追求良好生活的企圖心,平時就要養成儲蓄或投資的理財習慣,創造自己財富的硬實力。 而現階段以租待買,多看多住多經驗,微資男女們最好先掌握上述的租屋兩大心法,培養自己未來購屋的軟實力。買房的基礎從租屋開始:http://www.cthouse.com.tw/RentingHouse/
房市交易裡最不可或缺的第三隻手…… 買屋賣房還要DIY?現在 OEM才是王道!
2014-06-18
文◎中信房屋-你的達令粉絲團    在一片房海浪濤中,買進賣出的過程是充滿起伏波動,甚至暗潮洶湧,並存在著許多你可能不知道的議價眉角、斡旋要領及種種法規稅務,難道每件事都必須親力親為嗎?    忙碌奔波為生活打拼的粉絲們,沒時間挑選物件,沒關係!專業房仲經紀人員幫你先篩選;不懂不動產稅務,沒關係!專業地政士(代書)替你打點好。因為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許多繁瑣的細節事項,其實你只需參與(了解情況與進度),毋須處理(不用每件事都自己來),有道是術業有專攻,分工合作才能事半功倍,抱得好屋歸!小編歸納了自行買賣售和委託仲介的優劣比較,請粉絲們自行斟酌選用!※房產買賣DIY與OEM的優劣分析 如果你不是都教授那種神奇又厲害,啥都知道的人,買屋賣屋的繁文縟節,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吧。    不論是想換屋或是首購族,粉絲們只消集中心力挑選自己的理想好屋,然後請有品質、有口碑的房仲與特約地政士代勞,畢竟DIY實在太耗時費力,粉絲們若是因為要省仲介服務費、代書費,就冒險的自己一手包辦,一個不注意就可能因小失大哩!    所以粉絲們可以考慮選擇OEM(代工)路線的買賣模式,安全又有效率,生活更簡單快樂!幫你抓住夢想的第三隻手:http://www.cthouse.com.tw/BuyingHouse/
新版卡住的都更之路 未來仍「天氣晴」?
2014-06-12
【文 / 行銷企劃部】司法院於102年4月26日公布釋字第709號解釋,宣告都市更新條例部分條文違憲,一年後定期失效,103年4月25日24時期限屆滿。立院確定來不及通過修法,而內政部已於今年4月22日敲定,審理中的1,042件都更案,尚未通過第一階段「事業概要」的90件都更案,將全面暫停審理。其餘952件則可續走。另外,內政部也將發函各地方政府,在都更條例修法通過前,所有新送案件都不審理。根據地方政府的統計,以每案10億元預估,約有1兆市值將因違憲條文失效而受到影響。(說明:都更條例第10條第2項規定都市更新事業概要,須經該更新單元範圍內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均超過1/10,並其所有土地總面積及合法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均超過1/10之同意,始得申請,惟大法官認為本項同意比率過低,亦違反正當行政程序,所以裁定都更條例部分條文違憲)議題1:停擺的都更審議案甚多,未來該怎麼走,才能解套?因大法官認為事業概要的十分之一同意比例過低,有損民眾權益而判定違憲,因此現階段單元案除非提升同意比例至事業計劃階段的6 成門檻,否則現階段要辦理事業概要,且須等立院修法完成並公布後,才可依照新法辦理,以台北市來說,目前37 件概要案也因此全數停擺。筆者認為,立法機關應趁這次修法,一併檢討如何縮短都更審查時間,否則一個推動都更案,短則5~7 年,長則要10 年以上,光審查階段恐就耗時2~3 年,所以重新立法反而是個契機,若能在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下,加快更新時程,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議題2:台灣最牛的都更案--正義國宅動工了,它對目前的都更困境,有何意義可言?正義國宅都更案,原先由龍麟建設整合,但是涉及權利變換,土地所有人又分別有國產署及私有土地,住戶意見一直無法整合,最後由三圓建設接手才整合成功,顯見大型都更案,案件中途夭折的可能性很高,實施者必須本身實力雄厚,並做長期抗戰的打算,才有機會成功。而正義國宅歷經19 年整合成功,代表只要參與都更的建商與住戶,能彼此理性溝通,在促進整體環境提升及公平正義的基礎下,再困難的都更案都能整合完成。此外,未來台北市需要都更的老舊社區只會愈來愈多,如何加快更新時程,提升審議效率,例如透過容積獎勵等誘因,是現階段最重要的課題。議題3:從實價登錄可以看出,那些區域的老舊公寓依舊吃香?原因為何?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從台北市去年第一季及今年第一季老公寓房價漲幅資料可發現,在蛋黃區大安及中正公寓產品房價漲幅分別為19.58% 及15.86%,漲幅表現比北市平均8% 來得好。另外有明星學區題材的加持下,大安及中正兩區的公寓房價表現仍比南港萬華等區域較佳,原本舊社區較多萬華地區,在都更的新申請案件暫停受理下,買盤會先觀望,受惠於都更題材的溢價空間將會減少。但若如果未來立法機關能重新修法都更條例,目前屬於公寓房價三字頭的大同萬華,現階段仍可伺機進場佈局,未來補漲的機會及幅度相對較高。
服貿、財團獲利了結、地價調升-- 房價何去何從?
2014-05-12
【文 / 行銷企劃部】服貿與房市的關係—你怎麼看?多數民眾中立不選邊 認為房價不一定跟漲據中信房屋最新民意調查,假設服貿協議今年將通過,您手頭若有多餘資金,現在會如何佈局房市? 多數民眾持「中立」看待,認為房價不一定會漲,不會加碼,但也不會馬上售出持有的不動產,比例有37.1%,排名第一;排名第二有20.4%,認為應「加碼」房市,並提前卡位,佈局台灣不動產,等待房價上漲;最後有18.4% 選擇應「減碼」房市,認為現在應獲利了結,房價已在相對高點,服貿只是議題炒作( 如附表1 所示)。兩岸交流頻繁之下,若陸企來台設服務據點,商用不動產市場仍可期待,但在住宅市場上,政府對大陸來台買房有嚴格的法規限制,所以服貿通過與房市不一定有直接的連動關係,此外,台灣房市自有比例高達八成以上,未來房價漲跌仍要看首購族及自住客的進場意願是否持續,以第一季中信房屋的宅指數來看,首購及自住需求皆比去年第四季成長,預計今年房價仍會走向持平穩定的格局,低總價產品將續漲。今年房價 何去何從?有錢人並未看空房市 房價仍穩近期新聞指出,有錢人看空房市,舉國泰集團蔡鎮宇賣西門町商辦(TiT 廣場) 為例,媒體解讀為買方獲利了結,看空房市。其實投資者買低賣高是常有的事,此新聞應為媒體過度解讀。有錢人真的看空房市?※ 華固建設創辦以來規模最大的開發案- 內湖廠辦大案「華固V Park 園區」,2012 年9 月以90.96 億元的金額被神秘買家一次買走,神秘買家證實為霖園集團三公子蔡鎮宇的寶豐隆興業公司。 (2012 年9 月新聞)※ 國泰蔡家老三蔡鎮宇看好內科五期後市,轉投資寶豐隆購買「V Park」。負責招租的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透露,年底前商辦部分將會有兩大客戶進駐。業者推估,若「V Park」全部招租,一年租金收益最少有2.4億元(2013 年10 月新聞)所以蔡鎮宇看空台灣房市了嗎? 沒有!! 手頭還一大堆不動產在管理,若有好標的仍會進場加碼! 台灣房市現階段還是相對穩定,不易大幅修正。地價一直調升 視為房價穩定的保證書隨著未來升息疑慮及房價所得比創新高,許多買家都認為今年房市將到達頂點,也有許多學者專家鼓勵買方用力「殺價」。但房價要降,關鍵就在於「地價」走勢,以及屋主是否急需用錢想要拋售。若政府願不願意讓土地跌價,想要擴大稅基,房價將很難修正;而屋主口袋若夠深,沒有意願降價,那買方想撿便宜,除非第二次SARS 及金融海嘯來臨才有機會。
蟬聯21季! 不動產還是最抗跌保值標的冠軍
2014-05-12
年輕人渴望有房 進場意願創三年新高【文 / 行銷企劃部】人民幣夯 資產配置大洗牌 投資不動產影響最輕根據中信房屋第一季『宅指數』的調查顯示,「不動產」連續蟬聯21 季最抗跌保值標的冠軍,比例達39.7%;而排名第二的為「保留現金」項目,比例有15.4%;排名第三的為「保險」項目,比例有10.8%;排名第四的為「黃金及貴金屬」,比例有9.6%;排名第五的為「投資外幣」,比例有9.4%,其中在外幣選項中,人民幣佔了6.9%。整體而言,由於投資人民幣需求正熱,資金排擠下,選擇「保留現金」及「保險」的項目,分別比去年第四季減少2.6% 及4%,而投資外幣( 含人民幣)比重,則由4.8% 大幅上升至9.4%( 如附圖1)。自從去年人民幣存款業務開放後,在高利的誘因驅使下,民眾的資產配置出現大洗牌,在資金排擠下,「保險」項目則影響最鉅,比例由去年第四季的14.8% 下跌至今年第一季的10.8%,多數民眾仍看好不動產的抗跌保值性,不動產項目僅由41.2% 小幅修正至39.7%,受影響幅度最輕,不動產仍是民眾心目中的最佳理財工具。年輕人渴望有房 首購族進場意願 創三年新高此外,從第一宅指數的『購屋次數』調查發現,首購族佔兩年內有買房計畫的比例高達55.8%,比去年第四季的51.5% 增加了4.3%,創下三年新高;而第二次購屋的換屋族及投資客群,則由27.5% 下跌至24.1%( 如附圖2 所示)。儘管近幾年所得未明顯增長,精華區房價節節高升,加上政府擴大查稅等因素干擾,年輕人還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進場意願仍比去年第四季大幅增加4.4%,更比去年2013 年Q1 同期增加了8.1%,來到今年第一季的55.8%,進場意願相當濃厚。而相對地,屬於二次購屋的換屋族及投資客群則相對保守,在擔憂政府實價課稅將悄悄上路的影響下,第一季購屋意願則下跌至24.1%。購屋目的 自用需求大增 投資需求下降根據第一季宅指數的購屋目的調查,屬於「自用」需求的買方由去年第四季的52.9% 上升至今年第一季的59.2%;而屬於「投資」目的的買方,比例則由28.1% 下降至26.9%;另外屬於廣義投資族「買給父母及子女」用的客群,進場比例也從19% 下跌至13.9%( 如附圖3 所示)。由於自用客群擔心未來物價持續上漲,所得恐追不上房價,所以若有能力購屋者仍希望買房來自用。而屬投資客群的,包括純「投資」及「廣義投資者( 買給父母或子女用)」,在擔心政府恐逐步落實「實價課稅」的衝擊下,短期投資及中長期置產的投資族群在第一季皆呈現下跌的情況。人民幣存款業務開放後,資金排擠效應也在第一季發生,不動產投資雖然仍是民眾心中最抗跌保值的標的物,但在近期政府針對不動產擴大查稅的措施下,本次調查購屋目的時,投資族群也選擇暫避風頭,相對地自用及首購族群則連創新高,預計今年的房地產仍將是以自住客及首購族為市場的買盤主力。年增349萬 北市購屋預算 創新高據宅指數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北市購屋預算為1485萬元,新北為974 萬元,台中市為779 萬元,高雄為533 萬元( 如附圖4 所示),其中北市1485 萬元,還創下宅指數歷次調查以來的新高,更比去年Q1 同期1136萬元大增了349 萬。過去北市民眾心目中的理想購屋預算皆維持在1100萬元至1200 萬元之間,而近兩季則有了大幅增加的趨勢,購屋預算已從去年Q1 的1136 萬元大增至今年Q1的1485 萬元,顯見民眾逐漸接受市區高房價的事實,而在去年八月實價登錄屆滿周年後,北市房價看回不回,所以民眾也將購屋預算逐漸拉高,預計未來電梯1 到2房的小坪數產品,或3 房的老公寓將是台北市自住客及首購族的主要置產標的。家庭月收入8萬以下 購屋信心下滑而從「家庭月收入」分析中可發現,家庭月收入8萬以上的買方,第一季進場意願全面上揚,其中家庭月收入8-12 萬的,購屋意願由去年第四季的33.8% 上升至第一季的37.8%;而家庭月收入12-16 萬的,購屋意願由13.6% 上升至14.1%;另外,家庭月收入16 萬以上的,購屋意願由7.9% 上升至11%。反之,在家庭月收入8 萬以下的族群,則呈現全面下跌,其中以家庭月收入4-8 萬的購屋主力族群來看,進場比例由去年第四季的30.1%下跌至今年第一季的25.5%。以北市購屋預算需約1500 萬元,家庭月收入8 萬以下族群,若貸款1000 萬元,二十年期房貸本利攤還每月需繳款約5.5 萬元,若是家庭月收入8 萬以下,恐難進場買房,目前只有雙薪家庭較有機會來進場購屋,在所得長期不漲的情況下,家庭月收入8 萬以下的族群,購屋信心呈現崩跌的狀態。民眾對房價多空看法不確定 持平者比例增加最多第一季民眾對房價的看法,有27.4% 民眾看漲今年房價;31.7% 的民眾認為今年房價將持平;18.4% 的民眾則看跌,22.5% 表示沒意見( 如附圖5 所示)。若對照去年第四季宅指數調查,房價看漲的比例由47.3% 下跌至27.4%;此外,房價看跌的比例也從36.1%下降至今年第一季的18.4%,顯見現今民眾對房市多空看法不確定,究竟今年房價會漲還是會跌,沒人敢說得準,似乎房價要漲不容易,房價要跌也有困難,反而是認為房價會持平者,由16.6% 上升至31.7%,所以預計今年房價將在高檔徘徊,大跌不易,大漲也難,建議自住客及首購族可以進場耐心選屋,低總價及重大題材的郊區仍可進場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