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點滴在心頭
2025-07-31
在培訓的工作超過三十多年,回首這三十年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變化,三十年前有一個「中國生產力中心」,當時推動的是一些工業自動化,也培養了許多企業經營輔導顧問,取得顧問資格後,可以輔導中小型企業,那時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全方位品質有莫大需求,另外類似的訓練機構還包括「中小企業協會」等,還有幾家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如哈佛、專家…等。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報紙是最直接的行銷通路,兩大商業報紙: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每週都有二天的分類廣告給這個行業,這筆預算開銷是必要的招生成本,只要有電話來詢問都會有成交的機會。不久「成功雜誌」的誕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一是舉辦八大講師在世貿會議中心的聯合講座,當時售票滿座還另外加開場次,這種模式也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和大陸;另一個創舉是引進了一些海外的培訓界大咖到台灣,這些大師有的也是暢銷書作者,像是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作者),羅傑・道生(美國知名談判專家),丹尼斯・魏特利(「樂在工作」作者),那時市場也是一票難求,是培訓業界最好的年華。那時的我自行創業,都是以企業內訓為主,主要的課程以「習慣領域」學說為主,這是由游伯龍教授所創的理念,游教授也是我在這個行業的啟蒙者與貴人。習慣領域可以與創新結合,對於組織再造很有幫助;與溝通結合,可以了解人性、對症下藥;可以與自我成長結合,幫助人突破自我限制,享受無限潛能。那時自己也慢慢累積了口碑與知名度,以致於有機會在方智出版社出書,在工商時報寫專欄,以及幫中信房屋寫稿。後來與林偉賢學長合作,一起成立「實踐家」,到今年己經有27個年頭了,我的課也從企業內訓轉變成公開班為主,Money & Yoy課程已經開了近750期,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開課,今年這個課程我也將慢慢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優秀的老師擁有這個可以奮鬥一生的舞台。走過這三十多年,我有幾項領大家參考:一、有些能力,在你己無退路時才會展現,所以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都是能力爆發的出口。二、珍惜與每一個朋友、同事、長官、客戶的緣分,曾經有過的美好,都是你未來好運的推手。三、路上一定會有難關,做好準備,然後就交給老天,不過請記得:老天爺一定不會給你一個你承擔不了的工作。四、工作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和天賦有關,請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自己的感覺更重要。五、工作上的成長及認知上的突破,往往在既有環境中很難做到,你可以讓自己去增加別的經歷,然後會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如我去演了舞台劇,如我在台灣環島徒步。這幾點都是肺腑之言,但這只是我的經歷所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但若有一點對你此刻有幫助,給了你信心與勇氣,那就足矣。人生沒有多少個三十年,但請你熱愛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與不好,你最終會明白,它比金錢更加的珍貴!
弧形空橋串起上下生活,留白賦予空間想像與彈性
2023-05-31
面對多達六層樓的複層住宅,常有樓層各自獨立,家人長時間待在自己房內的問題,因此公區設計時需能滿足眾人的需求,私人空間則趨於簡單,讓人們能留在公共空間中活動。此外,在設計時留有局部空白與彈性,讓家人能一起延伸發想使用的可能,也讓生活更為凝聚。Home Data/別墅︱110坪  台灣‧台中/B1:車庫、健身房、衛浴 1F:客廳、多功能起居室、衛浴 2F:廚房、餐廳 3F:主臥、更衣室、衛浴、遊戲室 4F:女孩房×2、衛浴 5F:男孩房、衛浴、倉庫/2大人3小孩/清水模、板模、無接縫水泥、玻璃磚、沖孔金屬板。有著三個小孩的五口之家,隨著孩子們長大需要更多的活動空間與獨立房間,由平層住宅搬入這棟110坪的六層樓透天別墅,在此屋主希望以家人為本,與孩子們一同成長。十穎設計有鑒於複層住宅每個樓層容易各自獨立而切斷彼此生活的連結,因此於公共空間提供完善機能,讓家人習慣於此活動,維繫彼此情感,而私領域則是回歸簡單的休憩使用。格局規劃上,一、二樓公區採用水平延伸及向上立面發展兩個向度,平面運用開放式設計從客廳延展至起居區,令戶外兩側的光線與綠意能蔓延至長型基地的每一個角落;立面則以挑空貫穿一、二樓並增加弧形空橋,串聯起兩個樓層的互動。一樓樓梯前方的空間取代原先設定的輕食廚房,改以木作包覆天花與壁面框出休憩起居室,留白處可以佈置聖誕樹成為家中凝聚情感的空間,或是作為親子閱讀的學習角,賦予生活不同的想像。透過設計細節滿足機能塑造藝術氛圍串聯每個樓層動線的樓梯,保留原始牆面的水泥粉光延伸整體空間的自然樸實,作為扶手使用的隱形鋼線由五樓垂連貫整合視覺,在兼顧安全性、消弭傳統扶手可能有的突兀感之餘,同時與頂樓和台中陶藝家合作設計的吊燈相互呼應。而屋主有感於以往在家中擺放太多蒐藏,而使得與小孩生活其中得小心翼翼,這次轉換心態希望輕鬆舒適地使用空間,因此設計師將屋主的公仔、雕塑品集中展示於弧形的空橋上,兩排櫃體以不同方向的陳列開口令身體需要移動時才能觀看到展示品的不同面向,形塑有趣且動態的欣賞模式,也因為宛如美術館的區域氛圍塑造,讓孩子們在此反而能緩下腳步,巧妙透過設計轉換生活的模式與型態。1.格局因為長型基地中段難以引入採光,三樓更衣室利用玻璃磚隔間引光入室,並因材質特性讓光線產生如水波般的韻律感。2.動線原本除了二樓廚房,在一樓也打算設置輕食廚房,但考慮到機能重複、動線複雜與增加打掃的問題,改設為多功能區,成為家人的情感交流角。3.串聯一樓客廳採取挑空設計並增加弧形空橋,不僅大量引入採光與綠意,同時也串聯獨立兩個樓層的互動。4.尺度超過百坪的大坪數空間因為平分在六個樓層,單層面積並不大,透過在家人長期逗留的公區採取開放式與挑空設計,放大視覺尺度。1.2. 保留原始牆面,塑造自然況味一樓公區保留大片的原始拆模牆面,當光線映照在牆上凹凸折射的紋理美感,創造出自然樸實的氛圍。3.4. 金屬沖孔空橋串聯以光線上下空間空橋主體以金屬沖孔的材質特性讓光透過縫隙,自然灑落串聯上下空間;而不全然向外的陳列開口,透過身體帶動視線,360度觀賞蒐藏。5.6. 木作圍塑框出安全感以木作包覆天花與牆面圍塑休憩起居室,賦予生活的安全舒適感,並利用留白開啟生活更多的想像。7. 扶手、踢腳燈在機能外同時與整體空間呼應樓梯扶手使用隱形鋼線由五樓垂降整合視覺,展現設計兼顧機能,樓梯側邊的踢腳燈以沖孔鐵件包覆,在小細節中展現設計力。8. 藝術家合作陶瓷吊燈以建築板模為題十穎設計與台中藝術家為空間訂製的陶瓷吊燈,利用陶瓷表面紋理及裂縫令光線從中微微透出,與建築板模相互呼應。9.10. 主臥延伸公區概念,更衣室以玻璃磚隔間引光入室主臥床頭保留原始建築牆面,牆體轉折處則以圓弧造型展現流暢視覺;而更衣室運用玻璃磚作為隔間,引光解決改善長型空間中段採光不足的問題,同時確保隱私。11.12. 房中房臥榻有如秘密基地小孩房內以房中房的臥榻呈現,營造秘密基地的趣味與隱私感。
手感素材醞釀豐富未來生活
2023-04-28
即將結婚的屋主,希望將未來生活的藍圖都納入設計中,打造出適合與家人共同生活的舒適空間。電梯大廈。新成屋。桃園市居住成員:1~4人空間坪數:60坪空間格局:玄關、客廳、餐廳、廚房、主臥、長親房×2、小孩房×1、衛浴×2主要建材:灰網石仿古面、千層黑板岩、鐵件、玻璃、栓木皮、石皮板、壁紙、繃布、手鑿面麗晶石雖然暫時一個人住,但即將結婚步入人生另一階段的屋主,買下位於桃園市區的新居,閒置數年遲遲未裝修,原因是生活藍圖需要細細規劃,不能急於一時。在尋覓設計師的過程中,未來可能同住的雙親、家人,在各室內設計相關雜誌、書籍中票選心儀設計師,而品楨空間設計陳膺信設計師的作品,連續兩年雀屏中選,因此決定將夢想居家的規劃設計,委託陳設計師。將建築素材納入室內獨特手法經過家人民主票選結果,設計過程自然很順利,在屋主不希望更動格局的前提下,陳設計師以自然質樸的建築素材納入室內設計中,善用玻璃隔間,創造開闊而穿透的空間,形塑自然而無壓的空間氛圍。將建築素材納入室內的獨特手法,包括玄關入口處的灰網石及客廳電視主牆手工雕鑿的千層黑板岩,以及主臥充滿立體感的麗晶石都可明顯感受到。餐廳區則利用石皮板,創造出如畫作般的主牆,且巧妙隱藏房間出入口。不更動格局卻保有穿透感的設計,端賴鐵件玻璃拉門達成。客廳與餐廳間的清玻璃、鐵件拉門是其一,廚房、餐廳間的磨砂玻璃拉門則為其二。透過相同設計語彙,貫穿整體設計,不僅讓廚房油煙得以隔絕,門片開啟時,又能滿足視覺的開闊感。客廳、餐廳拉門的設置,除了空間穿透感外,更可達到節能的效果。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1 不更動格局狀態下,保持開闊的空間感。2 希望盡量運用自然質樸的素材,營造溫馨氛圍。3 餐廚空間開放,又能保留既有廚具,達到隔絕油煙的效果。4 將書房、更衣間機能納入主臥設計中。01 材質  打造無壓空間的自然質樸素材從玄關入門處就用灰網石仿古面創造素樸的端景,搭配溫潤的栓木天花、壁面,佐以俐落的鐵件層架,營造舒壓氛圍。02 機能  機能、美感兼具的廚房設計保留既有廚具,增設吧檯,讓廚房機能更齊全。利用鐵件磨砂玻璃拉門區隔餐、廚空間,既達到隔絕油煙效果,同時兼顧空間美感。03 材質  透過材質拼貼創造畫作般主牆遠觀彷彿一幅創意十足的現代畫作的餐廳主牆,其實是用栓木皮、石皮板與鐵件、茶鏡拼貼而成,且巧妙隱藏了房間的出入口。04 機能  滿足未來生活需求的主臥規畫寬敞的主臥房,將書房的機能也納入其中,透過L形書桌,黑白對比的書架設計,成為男、女主人共用的書房;收納滿滿的更衣間,也符合未來兩人生活的需求。05 規劃  充滿未來感的彈性空間用活潑的水藍色打造的小孩房,未來可做為客房用,充滿彈性的空間設計,有著未雨綢繆的深思熟慮。06 規劃  與家人共同生活的規劃雖然一個人住,但是將父、母未來同住的可能性也納入家中,並且貼心地用米色、深灰兩種不同色彩規劃簡潔俐落,且功能性十足的孝親房。
英式古典東方優雅,氣派雍容品味宅
2023-03-31
Space Data76坪、4房2廳、3人。單層。新成屋。空間格局:玄關、客廳、餐廳、廚房、書房、主臥、次臥x3、衛浴、陽台。主要建材:木皮、大理石、玻璃、鍍鈦、皮革、鐵件、訂製傢具、訂製花藝以工藝精美的隔屏、拉門取代實牆,讓公共領域的空間在虛實間各自獨立又能相融互通,盡顯時尚大宅的氣勢。在設計上,YHS設計事業團隊從不自我設限於單一空間的規劃,而是從屋主需求出發,對空間配置做出整體考量,期待能給屋主最大的感動。採光極佳的屋況,住著科技新貴的屋主夫妻、孩子3人,人口簡單,隔間無需瑣碎,但應有的生活機能卻樣樣不能缺少。因此在格局,安排獨立的大玄關並包容儲藏室;客廳與書房緊鄰沙發以拉門形成隔而不分的設計,另一側機能合一的餐廚同樣以造型隔屏打造半開放式空間,當門片全部打開,公領域變得完整又寬敞,成為最適合屋主居住的環境。在色彩上,以黑灰白的清淺為主調,在充足採光下顯得明亮俐落,再適時添加木皮穿插其間,藉由多元材質豐富視覺層次,並以YHS設計團隊特有的設計手法,在大理石電視牆與書房書牆,各擁一座風格不相同的壁爐,營造出溫暖氛圍。田字型空間規劃,線條感完美切割入口的大玄關,以序列感極佳的線條與鍍鈦金屬條,裝飾宛如牆面的門片隱藏大容量的鞋櫃與儲藏室,拼花地坪黑色門拱與客廳明顯區隔,透過玻璃牆與端景桌,看得見半透半掩的餐區。客廳大片電視牆在明顯紋理中刻劃進出面,右側以美型收納櫃銜接;打開沙發後方如墨染的藝術門片,雅致的書房電視牆與展示櫃,成為延伸景深的端景畫面。搭配質樸感英式沙發,中西並蓄更添人文質感。YHS設計團隊以極為擅長的線條分割刻劃全室牆面,甚至在天花、踢腳板營造對稱感,廊道更藉由比例的線條隱藏門片,讓門與牆化為一致造型,在解構中和諧共融。設計師解讀屋主需求●擁有可彈性使用、機能完備的空間規劃。●藉由開闔設計或高穿透性材質,營造開闊生活感。▲01 材質 大理石電視牆,立體進出面豐富視覺選用最貼近居住者品味與空間氛圍的大理石材為電視牆,盡顯大宅的雍容氣派,牆面刻意做出宛如折疊感的凹凸進出面,與色澤相呼應的收納電器櫃,橫幅面積極寬,卻因線條切割呈現立體層次。▲02 收納 玻璃為牆,餐廚合一強化收納廚房以玻璃與玄關相隔營造穿透感,造型流線金色鑲邊的水晶燈,提升低奢華麗氛圍,兩側收納不做滿整片牆面,而以上下的吊櫃、餐櫃,或玻璃與實體櫃搭配,讓收納與展示機能一併完成。▲03 格局 公領域彈性串聯,導引私領域動線公領域以田字型劃分出玄關、客廳、書房與餐廚等各個生活區塊,藉由拉門與隔屏半開放式互相串聯,闔上門片,機能各自獨立,打開門片,則動線通暢;廊道居中通往各私領域,營造幽遠景深。▲04 設計 擴大玄關裡外有別,打造迎賓氣勢原始格局變動不大,但缺少營造大宅門面的玄關,設計師讓出部分收納空間,打造完整玄關。黑色門拱為框景區隔裡外,拼花地坪與大理石地面之間,鋪述近80cm的馬賽克磚作為轉寰區域,讓黑白色系搭配、線條與對稱感更能凸顯呼應。▲05 設計 人文暖感書房,屋主的悠閒閱讀天地書房宛如小起居室,兩側櫃體以燈帶營造精品展示櫃質感,中間也配置極能彰顯YHS DESIGN設計事業特色的壁爐,不但具有真實暖風功能,更採較古典的造型,以搭配屋主的藝品珍藏。
解構感設計,創造小宅多元面貌
2023-02-28
Space Data19坪、新成屋建材:不鏽鋼鐵件、海島型實木地板、磁磚、樂土Studio In2深活生活設計善於梳理居住者的生活需求,讓空間在美感與機能之間取得平衡,量身打造貼近居住者實際需求的宜居住宅。其作品「JS House(Free Plan)」在設計溝通之初,屋主便有明確的方向,提出偏好有建築感的設計,設計師俞文浩與孫偉旻便以「解構」為設計概念,破解一般對於住宅空間的既定印象,強調光線、空間、介質與機能之間的關係,並以自然簡約的線條與色彩構築空間基底,讓有品味的屋主可自行發揮家中佈置。一道ㄇ字型牆面,巧妙界定格局動線因居住人口單純,平時也少有親友來訪,讓格局配置擁有高自由度,空間中先以一道ㄇ字型牆面界定了玄關、客餐廳、臥室以及更衣室,取消私領域隔間門的一般設定,僅藉由牆面的開口整合全室動線並兼顧隱私性,甚至是將洗手間與淋浴間分別規劃在空間的斜對角,皆是依照屋主實際生活習慣所打造,讓居住者回到家就能全然感受到自在與放鬆。整體空間也因為解構手法成功讓視覺更加輕盈、通透,在每個介質與造型的銜接處透過縫隙或高低差設計,讓光線得以在空間中自由穿梭,創造富有變化的光影層次。全室以白色、水泥色與木紋呈現自然簡約質感,部分牆面選用帶有深淺色澤的手工磚鋪排,利用同材質串聯起各場域的關係。客廳沙發後方白牆也別具巧思,此處原定保留白牆供屋主掛畫,經討論後設計師在白牆基礎上加入木樁、結合浴室玻璃門片,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幅抽象幾何畫作,為空間增添藝術趣味性。After 平面圖 解構手法打破既定格局印象 ㄇ字型牆面劃分各機能領域,它不僅是臥室與更衣室的隔間牆,也是玄關的端景牆、客廳的電視牆。▲有如藝術畫的沙發背牆 以白牆、木樁、玻璃門的切割線條組合而成,遠看有如一幅幾何抽象畫作。▲解構空間讓光線流動無阻 以解構手法減輕空間量體,同時創造無阻隔的動線,讓光能夠自由流動。▲木地板暗示動線串聯 木地板從浴室一路延伸至臥室與更衣室,暗示公私領域的界定。▲ㄇ字型牆面打造獨立睡眠區 ㄇ字型牆面圍塑具安全感的獨立空間,選用手工磚貼飾牆面,創造深淺色彩變化。▲解構設計降低櫃體厚重感 利用ㄇ字型牆面於臥室旁規劃更衣室,櫃體同樣以解構設計讓視覺輕量化。▲依需求將衛浴機能各自獨立 將洗手間與淋浴間各自獨立設置在空間斜對角,讓空間更貼近屋主實際生活習慣。
兼顧空能與美學層面 臺北 8 坪兩房宅變身
2023-01-31
Space Data台灣‧臺北/8坪、新成屋建材/實木皮、塗料、超耐磨木地板8坪大空間在活動拉門的牽引下,多變、有趣、還兼顧公共與私密,甚至沒有犧牲任何一個機能與空間;同時也兼顧基本功能與美學層面。After 平面圖抬高地板並利用高度做出不同機能 將局部地板抬高,用拉門區隔兩房,將公共空間建構在T字動線上,形成可大可小的空間變化。▲高低差創造多種使用功能 善用空間高低關係創造出不同使用情境,讓空間有更多種變化風貌。變形沙發搭配拉門,塑造小戶空間多樣性蟲點子創意設計主持設計師鄭明輝身兼設計師與插畫家雙重身分,看待空間常有別於一般室內設計的思考邏輯,為「台北8坪兩房小宅」創造出一個有兩房、更衣室與寬敞客餐廳的舒適小宅,每個空間在這8坪小宅裡都是剛剛好的存在。這個8坪空間因樓高僅3米,捨棄常見複層思考,鄭明輝把廚房及衛浴整合在同一側,將採光面留給客廳與房間,並把地板抬高收納隱於其下以減少櫃體佔據空間,將客房與更衣室整合,並用拉門界定房間與客廳,平時床墊可收折在櫃內將拉門滑開,才不會感覺到小宅常見的壓迫感。強化空間機能重複性,減少壓迫同時鄭明輝強化小戶型空間的機能重複性以增加空間開闊感,餐桌同時是備餐檯面,架高的木地板變成餐桌椅子,浴室淋浴跟馬桶空間分開增加使用方便性,洗手檯與廚具水槽整合,滾筒洗衣機則納入洗手檯櫃之下,而客廳下沉式沙發的多種使用模式,也讓空間呈現出各種不同樣貌。客廳作為開放多功能空間,利用下沉不同高度的地板與計算好長寬厚度的訂製沙發墊,不同的堆疊模式有不同的使用機能。沙發模式時每一塊墊子都有其功能,化身靠背或是腳靠成為寬敞的矮背沙發,滿鋪模式時則可變成運動休憩空間,不管是做瑜伽或趴著躺著都很舒適。在客廳空間裡,不論是想要規規矩矩坐在桌子前使用電腦,或在窗邊坐著曬太陽都能隨心情改變,鄭明輝表示,在小空間的操作上,設計師角色就是創造多種可能性提供給屋主,讓空間能更靈活被運用,成為符合使用者的獨一無二空間。▲收納隱於地板釋出可使用空間 不同高度以及大小的地面收納,滿足不同物品的收納分類,也減少櫃體壓迫。▲材質純粹延伸公領域空間感 因材質純粹可強化客廳至客房的延伸感,而空間的多種變化也讓生活多一點想像。▲淋浴間獨立增加衛浴使用便利性 小坪數也不壓縮淋浴空間,內部以藍色礦物塗料材質處理,無縫材質放大空間也好整理。▲運用色系讓空間更一致 入口進就可看見抬高的客廳空間,以木色與白色整合空間調性。▲廚房與衛浴整合至非採光面成為工作區域 廚房位移到側面後,與櫃體結合的餐桌也是變成廚房備餐檯,廚房旁邊則是滾筒洗衣機及浴室空間。▲地面收納需注意使用材質 地板下收納空間使用美耐板或波麗板等耐刮材質,最底層需加防潮墊或防潮布避免反潮。▲拉門機動隔間打開客廳使用面積 拉門機動隔出客房,而客廳因採光良好、材質單純也會不顯得壓迫。
開天窗引日光,達到現實與理想的平衡
2022-12-31
屬於長屋形的聯排別墅有著中段昏暗的問題,因此在設計思考上必須找到讓光線進入的地方,但因為同時要考量樓梯結構與鄰棟住宅結構的關係,因此選擇另開天窗及天井來引入採光,同樣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設計不只是成就美感,在此案更是在建築結構與居住需求理性與感性中取得平衡。Home Data台灣‧台北/1F:客廳、餐廳、廚房 2F:小孩房、孝親房、閱讀空間 3F:男主臥、健身房、湯屋 4F:女主臥、更衣室、衛浴 5F:瑜伽室、客房、生活陽台/2大人1小孩/義大利岩板、bolon編織地板、金屬鐵件、噴漆。 格局 根據男女主人生活上的需求分別各自規劃獨立的寢臥樓層。 動線 從整體居住思考,保留原始樓梯位置不更動以連接垂直動線。 串聯 頂層開設天窗及天井讓光線向下串聯樓層,同時提升中段空間的明亮度。 尺度 坪數較大的一樓作為公領域,以開放式設計作為家人在私領域之外重要的交流場域。▲1. 設計界定區域串聯日光 公領域利用前後落地窗帶入自然光,結合打開空間和穿透櫃體讓光線得以延續。命名為「光之漫遊」的五層樓住宅設計案是一個追光的過程,僅有前後採光的長形空間,加上樓梯結構與鄰棟相連都是聯排別墅的建築特質,如何引導光線進入昏暗的中段空間便成為空間設計的主軸。從居住者思考給予明亮舒適空間空間分配同樣是複層空間的重要課題,簡單的居住成員僅有夫妻兩人加上學齡女兒的小家庭,平時偶爾有長輩同住,樓層之間對應著家人的生活需求做最適切的安排。由於樓板坪數隨著樓高遞減,將較為寬闊的一樓規劃為公領域,讓客廳與餐廚房作為家人共處交集的核心空間,二樓則為小孩房及長輩房,同時考量到女兒的家教學習,給予一個孩子不易受打擾的學習空間。因夫妻倆有明確的生活需求,複層空間讓他們找到適合的生活模式,各自擁有獨立的起居樓層更可隨心打造;屬於男主人的三樓除了寢臥之外,另外量身規劃健身房及湯屋,四樓女主臥則著重更衣空間及以配置了獨立浴缸的寬敞衛浴,同時將活動範圍延伸到五樓,增加了瑜伽室及客房。然而想要引導光線進入這棟長形住宅,設計上必須克服聯排別墅的限制,變更樓梯位置在進光處是理想的設計,但較長的施工時間過程卻可能影響鄰居的生活,因此設計師從各層面權衡考量後決定維持原有樓梯位置,僅重新調整材質和顏色呼應整體風格,引光的角色就交給五樓樓板的天窗設計,讓光線從頂層透過天井垂直層層灑落至二樓,彌補中段原本不足的問題,一樓則藉由落地窗及穿透展示櫃讓光線前後穿透,使整體空間都能沐浴在陽光之中。樓層挑空的牆面安排陶藝家朱芳毅的作品貫穿,在光影的映襯中展現空間氣勢,客廳留白的沙發背牆同樣掛上陶藝家以屋主生活為靈感的創作,透過藝術品與空間的結合,居家空間呈現美術館般的靜謐氛圍,讓家人走進門時因為喜愛的物品與風景,感受到可以留戀居家的暖心設計。▲ 2. 軟裝跳色展現空間豐富度 二樓學習空間裡配置粉色座椅,給予理性空間清新甜美的亮點。▲ 3.4. 陶藝創作回應屋主生活情境 空間裡可見為屋主量身訂製的陶藝作品增添居家藝術氛圍。▲ 5.6. 以色彩強調屋主風格與特質 男主人寢居以沉靜深咖啡色木紋鋪陳,女主人寢居則搭配自然的綠色。▲ 7.8. 打開天窗補足昏暗空間採光 B1車庫對應黑色地面的關係,挑選淺色調壁面,選用規格化的天然砂岩鋪陳,紋理相較磁磚更有變化性。▲ 9. 沉靜灰玻俐落整合視覺感 樓梯扶手與矮牆採用灰玻璃來整理空間裡的視覺線條。
串起世代與家族成員間的情感 以建築捏塑充滿流動性的居家空間
2022-11-30
回鄉,與父母共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讓孩子與自己一樣,能擁有在田裡嬉戲玩耍的珍貴回憶。位於台中近郊農地上的「田田傢」,周遭是中部地區典型工業與農村混雜的景觀型態,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團隊在面積限制與混雜的環境條件下,提出:以田字型平面、上下框景開口、天光樓梯……等概念回應基地的限制與設計的難題,在純樸的鄉間造一棟別具新意的三代之家。獨特的設計思考與建築也獲得2022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空間設計類金點標章的肯定。Project Data地點           台灣.台中坪數           114坪項目面積     建築面積為148m2                總樓地板面積為377.35m2主要建材     鋼筋、水泥、塗料、鋼構樓梯、玻璃類型           透天住宅▲從空拍的角度俯瞰,可看出田田傢的建物如同「田」字,在畫面中也呈現出田中有「田」的畫面。田田傢的主人,擁有製作傢具的專長,隨著孩子的出生,讓他們萌生了回鄉與父母共同居住的想法。務農的父親聽到消息後,二話不說地表示願意拆除原有的兩棟鴿舍,騰出農地張開雙臂迎接兒子一家,期盼未來能與兒孫在農田上一起生活。業主夫妻委託十分建築│王喆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王喆操刀建築設計,農舍法規限制多,光是選定建物在基地內座落的位置就費了一番工夫才擬定方案。受限於法規,本案可建築的面積僅有一般農舍面積的一半,又必須符合「臨界臨路」的規範,設計團隊提出「田字型」的平面規劃應對。從天空俯瞰,可見到田田傢由4個層高不一的小房子聚合而成,形似「田」字。在三層樓的建物中,安排了13個大小與高度皆不相同的樓板,串聯動線的樓梯在建物內,呈現如天光擺動般的姿態。王喆指出,以結構面而言,田字型的梁柱系統若不移動中央柱,將會影響到空間內部相互串聯的流動性,故偏移了中央柱的位置,以懸臂梁支撐臥室、音響室的樓板,除了解決結構上的問題,也創造出「小而大」的空間感知,突破有限的平面限制,縱向連結橫跨三代的家族成員,由建築到人呈現緊密又獨立的關係。▲大門安排於西側,藉由控制開口的大小與比例調節西曬為空間內部注入的陽光。以天光串起一家的起居空間如何將居住空間緊密的串起,卻又保有適當的隱私,是建築師與業主共同的目標,一次次的平面配置推演,才促成了「田田傢」。王喆指出,建築概念既然與「田」字相繫,在立面設計上除了由室內延伸出來的定義外,也希望從外觀可以判讀內部的空間是由四棟小房子的空間聚合而成。為了顧及一家人的隱私,設計上選擇將門戶的入口朝西邊,背對鄰近的馬路,一樓空間除了客廳、廚房等公共領域外,也配置了貼心為長輩設置的孝親房,內有全套的衛浴,也將輪椅迴轉半徑一併納入考量,完善居住空間;順著樓梯來到二樓,這裡有第二個開放的家庭空間與孩子的臥房,鏤空東南方的牆角設置玻璃窗,一來引納採光,二來也具有陳列櫥窗的作用,可讓夫妻倆擺放自家生產設計的傢具。三樓為夫妻倆主要居住的臥室空間,此外還配置了一間客房,供客人留宿之用。值得注意的是,建築師將一樓餐廳的區塊抬高,降低二樓公共區域的樓板,使空間中兩個主要的公共區塊得以串聯,自然而然地促使空間的居住者連結彼此。頂樓的開口,使光線由上而下地透入室內,無形的光在空間中出現由下而上的律動感,串起家中的生活空間。▲點燈後,田田傢東南側的開口宛如櫥窗,在漆黑的田野間格外明亮。實現當代生活想像自地自建的案子從開案到完工,建築師、業主、施工單位宛如三方合夥人一般,彼此間必須有足夠的信任,才能讓案子順利完工。2019年開始施工的田田傢,在耗時三年後,終於從圖紙落地化為實體,期間業主的小朋友也從原本的1位新增成3位。王喆分享,從設計之初面對基地與法規的限制,到實際見證田田傢建成,之中的過程對於自己與團隊都是相當寶貴的經驗,空間型態的創新來自於結構型態或環境型態的突破,如何在相互矛盾與不易整合的狀況中找出答案,便是身為建築人所需面對的課題。田田傢整合了空間、結構與環境,使三種型態合而為一,不僅為業主也讓團隊實現對於當代生活空間的想像。最後,不得不再提一次促成田田傢的靈魂人物──業主的父親,除了大方提供土地之外,他也從頭到尾情義相挺,挽起袖子打磨地板、刷漆,甚至參與水電工程,辛苦流汗灌溉這個未來可與兒孫共居的沃土,讓一家人再次共聚入厝「田田傢」。▲抬高餐廳區域,縮短與二樓公共空間的距離,為生活創造不同的互動模式。▲室內空間延續建築外觀的調性,以灰、白色系為基調,宛若傢具的陳列空間。 ▲以玻璃作圍欄,增加空間的清透感,同時也能圈圍冷氣吹出的冷空氣。▲二樓空間作為小孩房,不同層高的樓板所帶來的起伏,讓空間更富有表情。▲位於三樓的主臥空間,順應建物的弧形外觀,將光源層層遞進地引入。 ▲由天井導入的光線流洩而下,同時也串起家中的各個起居空間。
保持視線穿透,爭取坪效最大化 1房變2房
2022-10-31
Home Data台灣‧高雄/20坪/客廳×1、餐廳×1、臥房×2+1、廚房×1/2大人2小孩/木皮、玻璃、鐵件、壁紙、噴漆、木地板此案為20坪挑高4米6的新成屋,因應女屋主大量衣物收納需求,利用樓高優勢規劃為上下層空間,下層設置客餐廳與主臥格局,上層則增加一房與一個多功能半開放空間,將建商原先開放式格局擴增成兩房形式,讓年輕屋主夫婦與兩名幼兒在此共譜生活新篇章。入門客廳公區以胡桃色木皮弧形牆面搭配淺色木地板,挑高設計打開視野,陳嘉民建築空間設計主任設計師蔡佩儒表示,小坪數空間規劃需注意維持穿透感才能讓空間不顯壓迫狹小,例如餐廳兼工作區空間以開放式設計替代全隔間同時兼具採光機能,餐廳櫃體也以吊櫃作法取代整面壁櫃來營造輕盈感,同時天花板刻意抬高至離地200公分、餐桌與櫃體間走道也保有80公分,以維持最舒適的使用距離。空間多重機能,讓出呼吸空間下層主臥房門使用半穿透的玻璃橫移門片,既保有隱私也能爭取坪效利用最大化,也為走道爭取採光,利用樓梯空間設置的主臥衣櫃則以茶色玻璃門與燈條放大空間感。上層加一房不做門片,以鐵件搭配玻璃保持室內開闊感,並利用梁下空間做成衣櫃與抽屜櫃,搭配可移動全身鏡,讓此空間可以是更衣室、運動房,也能化身客房使用。另一房抬高木地板做成和室,作為小孩遊戲室與保母房使用。引導上下動線的樓梯內側選擇較厚實的木製扶手兼具結構功能,電視牆下方設置內凹電視櫃,廚房面上方以鐵件玻璃維持開闊感,下方則為收納櫃,樓梯入口處則設置小矮櫃讓出呼吸空間,講求坪效也保有空間舒適度。▲ 鐵件玻璃降低樓梯壓迫感廚房旁樓梯壁面以鐵件搭配玻璃,木作扶手飾以燈條,可降低整體視覺壓迫。plus  加一房設計策略◎ 牆體收納門片爭取坪效 一樓主臥使用半穿透的玻璃橫移門片,利用牆面厚度將門片收起不佔空間,也可節省開門需要的旋轉半徑空間。◎ 開放空間維護採光以機能區分公區 將餐廳規劃成開放格局,以機能來區分公區範圍,便可共享窗戶引進光源,營造一室明亮。◎ 穿透材質穿插使用降低壓迫 二樓樓梯外側以鐵件搭配玻璃營造穿透感。一面作為客廳電視牆,精算距離保有舒適走道,上方保持穿透整體不至壓迫。1.格局改造_將入口底部空間設計為餐廳兼書房工作空間,兼具保留採光功能,讓客廳公區不至過於陰暗。2.機能設計_樓梯其中一面作為客廳電視牆,下方電視櫃不影響走道空間。其餘兩面也設有收納空間,滿足加一房不足的收納功能。3.彈性變化_位於餐廳上方的加一房為半開放空間格局,平時作為更衣室與運動空間使用,必要時也能成為客房。▲ 1. 可移動茶几爭取走道空間以小巧可移動的邊几代替厚重大茶几,爭取客廳走道舒適寬度。▲ 2. 餐桌納入兒童椅寬度4人餐桌仔細計算可容納兒童椅的舒適長度,懸空吊櫃保有收納功能。▲ 3. 透明隔間確保採光途徑利用樓梯壁面做成客廳電視牆,夾層隔間則以鐵件玻璃保有空間呼吸感。▲ 4. 加一房多機能利用閒置空間以高低與開放櫃體形塑不同收納與展示功能,保有窗戶採光引導光線進入。▲ 5. 善加利用直向空間維護收納機能樓梯隔出主臥衣櫃空間,玻璃門片可收納牆體中不佔空間。
1 2 3 4 5 6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