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點滴在心頭
2025-07-31
在培訓的工作超過三十多年,回首這三十年也見證了這個行業的變化,三十年前有一個「中國生產力中心」,當時推動的是一些工業自動化,也培養了許多企業經營輔導顧問,取得顧問資格後,可以輔導中小型企業,那時台灣的經濟蓬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全方位品質有莫大需求,另外類似的訓練機構還包括「中小企業協會」等,還有幾家知名的管理顧問公司如哈佛、專家…等。在沒有網路的年代,報紙是最直接的行銷通路,兩大商業報紙:工商時報與經濟日報,每週都有二天的分類廣告給這個行業,這筆預算開銷是必要的招生成本,只要有電話來詢問都會有成交的機會。不久「成功雜誌」的誕生給這個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一是舉辦八大講師在世貿會議中心的聯合講座,當時售票滿座還另外加開場次,這種模式也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和大陸;另一個創舉是引進了一些海外的培訓界大咖到台灣,這些大師有的也是暢銷書作者,像是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作者),羅傑・道生(美國知名談判專家),丹尼斯・魏特利(「樂在工作」作者),那時市場也是一票難求,是培訓業界最好的年華。那時的我自行創業,都是以企業內訓為主,主要的課程以「習慣領域」學說為主,這是由游伯龍教授所創的理念,游教授也是我在這個行業的啟蒙者與貴人。習慣領域可以與創新結合,對於組織再造很有幫助;與溝通結合,可以了解人性、對症下藥;可以與自我成長結合,幫助人突破自我限制,享受無限潛能。那時自己也慢慢累積了口碑與知名度,以致於有機會在方智出版社出書,在工商時報寫專欄,以及幫中信房屋寫稿。後來與林偉賢學長合作,一起成立「實踐家」,到今年己經有27個年頭了,我的課也從企業內訓轉變成公開班為主,Money & Yoy課程已經開了近750期,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開課,今年這個課程我也將慢慢地傳承下去,讓更多優秀的老師擁有這個可以奮鬥一生的舞台。走過這三十多年,我有幾項領大家參考:一、有些能力,在你己無退路時才會展現,所以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都是能力爆發的出口。二、珍惜與每一個朋友、同事、長官、客戶的緣分,曾經有過的美好,都是你未來好運的推手。三、路上一定會有難關,做好準備,然後就交給老天,不過請記得:老天爺一定不會給你一個你承擔不了的工作。四、工作好不好,自己適不適合,和天賦有關,請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自己的感覺更重要。五、工作上的成長及認知上的突破,往往在既有環境中很難做到,你可以讓自己去增加別的經歷,然後會找到更強大的力量,如我去演了舞台劇,如我在台灣環島徒步。這幾點都是肺腑之言,但這只是我的經歷所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但若有一點對你此刻有幫助,給了你信心與勇氣,那就足矣。人生沒有多少個三十年,但請你熱愛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不論好與不好,你最終會明白,它比金錢更加的珍貴!
便捷美哉--台北縣雙和地區
2009-04-10
文◎行銷企劃部       台北縣永和市原與中和市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七年,中、永和分鎮,商業區大部份集中在永和,以永和中正路、永和路交叉地帶為線狀商業活動,是朝著向台北市發展的方向為主,中和則只有枋寮是商業中心;南勢角、平河、秀山、外員山等幾個地方開始興建眷村,逐漸形成人口大量集中區。由於中、永和地區現已高度都市化,兩市東半部交界處房舍緊密相連,根本難以明確區分,加上以往同屬一家,關係異常密切,故一般民眾常以雙和地區合稱之。      中和市位於台北市的西南方,與永和市、新店市、土城市、板橋市交界,及有一小段隔新店溪與台北市文山區、萬華區相鄰。人口密度極高,為台北市的衛星城市,亦為台灣第六大都市。      中和市早期以農、礦業為主。民國50年左右開始發展工商業,以紡織與印刷為主。近期開始發展高科技產業,以國道三號中和交流道附近為主要聚集地,附近也因工商企業聚集而有約20間金融業在此設立據點,且不斷增加中。      永和市北隔新店溪與台北市相鄰,南與台北縣中和市緊密相連。境內居住大量通勤人口,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過41,000人,為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永和地區早期亦以農業為主,1950年代因大量軍、公、教人員遷入,人口急速增加,逐漸發展成為台北市的住宅區,產業結構以商業、服務業為大宗。一橋之隔 房價不同      中信房屋永和頂溪加盟店店長林東閩表示,雙和區與台北市隔新店溪相望,以橋樑為雙方來往的交通要道,目前藉由中正橋、福和橋及永福橋,華中橋與秀朗橋等交通要道,幫助往返兩地,雖僅有一橋之隔,房價與台北市卻有明顯的不同。捷運使得周邊房市增值性強,沿著軌道尋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台北捷運中和線的頂溪站、永安市場站、景安站及南勢角站,快速拉近了以橋樑連接為主的交通習慣模式,逐捷運而居將人口再次帶入雙和地區,也帶動了地方的繁榮。 <一橋之隔房屋價位分析> 單位:萬/坪 橋樑 行政區 路段 公寓 大樓   中正橋 台北縣永和市 永和路 17-20 19-22   台北市中正區 重慶南路 22-25 28-32   福和橋 台北縣永和市 林森路 15-18
國門之都—桃園縣
2009-03-11
文◎行銷企劃部      素以工商大縣、國際機場所在地為大家熟知的桃園縣,位於台灣西北部,與台北縣、新竹縣、宜蘭縣相鄰,臨山面海,早期移民於此地遍植桃樹,花海鮮豔,故稱「桃仔園」。地形環境與人口      縣內大部分是連綿不斷的丘陵台地,地形呈西北向東南之狹長形。桃園台地最主要的地理特色,就是遍佈供農田灌溉用的人工埤塘,因而贏得「千塘鄉」的美稱,迄今許多桃園重要建築皆由埤塘闢建而來,造就了桃園的「埤塘文化」。      桃園縣總人口數196萬多人,佔台灣的第九位,行政區共計有四市、二鎮、六鄉。交通優勢      交通是桃園縣具競爭優勢的基礎,也是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一機: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二港: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空港)、桃園國際港三高:中山高速公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一般         俗稱為二高〕、國道二號桃園內環線三快:東西向快速道路、西濱快速道路、高鐵南北快速道路四鐵:高速鐵路、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臺灣桃園國際         機場捷運、桃園縣輕軌運輸系統五省道:台1線、台3線、台4線、台7線、台15線      其中高鐵與捷運是近期最夯的話題,也是桃園縣政府努力推動的重大交通建設。高速鐵路與捷運            高鐵桃園站位於桃園縣中壢市青埔,為高速鐵路、桃園國際機場捷運及桃園捷運藍線(後兩者興建中)的鐵路車站,俗稱青埔車站。至桃園國際機場轉乘客運約需15分鐘即可到達,機場捷運「三重—桃園機場—中壢」段則預計2013年12月正式通車啟用。      桃園高鐵加盟店協理傅文賢指出,運作中的高鐵為地方帶來許多話題與希望,雖然周邊建設尚位成形,不過在與航空城的相互影響下,以明日之星的態勢持續發展,當下一波景氣變動之時,將會產生商圈的移轉。      桃園國際機場捷運:由台北縣泰山鄉進入桃園縣龜山鄉,再經由台北縣林口鄉到達桃園縣蘆竹鄉,最後到大園鄉桃園國際機場,預定2013年後分段通車,未來計畫開行快速直達車可於35分鐘內連絡臺北車站與機場,普通車則於機場捷運與桃園捷運藍線(興建中)間相互直通營運,每站皆停,行車時間為68分鐘。 桃園市      桃園市為桃園縣縣治所在地,與八德市、蘆竹鄉、龜山鄉、中壢市、台北縣鶯歌鎮相鄰,人口39.7萬人,是為桃園縣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也是台灣第九大都市。      桃園中正加盟店店長呂學豐指出,桃園中正特區是受台北客戶歡迎的區域之一,範圍以中正重劃區及週邊區域為主,中正路延伸高架橋貫通高速公路的道路完工之後,使得南崁商圈與中正特區及利用中山高往返台北市更方便。      桃園藝文特區加盟店店長謝茂松補充,由桃園市大興西路、南平路、中正路和新埔六街之範圍組成的中正藝文特區面積約16公頃,隨著都市建設與發展,原以中正路大廟到火車站的商圈已經慢慢地轉移到該特區,未來捷運綠線也將經過停靠,預定位置於大興西路及中正路口。特區內為多功能藝文展演用地,提供專業表演場地服務。並規劃商業區、飯店旅館引進、商辦空間、休閒娛樂設施、公園綠地等,有桃園的信義計劃區之美稱,就房價的未來補漲性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區域。 <中正藝文特區周邊房市>    單位:萬/坪                                   路段 主力產品 屋齡 售價 大興西路 大樓 10年 8-12 南平路 公寓 20年 8-10 中正路 大樓

傳統結合外來文化 人文環境獨樹一格—台北市士林區
2009-01-06
文◎行銷企劃部            士林區位於台北市北方,總面積62.3682平方公里,為台北市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人口數為28萬7千餘人,僅次大安區。區內東北為大屯火山群,東南有大崙山及大直諸山。舊名八芝連林(平埔族語溫泉之意),後改稱「芝蘭」;至清末,當地讀書科考風氣興盛,改稱「士林」,寓意「士子如林」。轄內的陽明山更是集公園、花卉、山泉、瀑布、遊憩為一體的好去處。      以住宅產品為主的士林區,新舊建築物交錯其中,過了福林橋後,當地人習慣稱之天母。天母並非行政區域所使用之名稱,主要蓋指早期三玉、芝山、蘭雅等里,區內北、東緊鄰陽明山國家公園,西以磺溪為界,南與士林商圈、雙溪相隔。美援時期美軍及其眷屬多居住於此地,因此常見到美式風格的建築。古蹟      從古蹟脈動看出一個城市特有文化與歷史發展,士林區的三級、直轄市定古蹟佔該區大宗。位於士林傳統結合外來文化 人文環境獨樹一格—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岩附近的芝山岩遺址,屬二級古蹟,面積約10公頃的範圍,是首處被發現的史前時代遺址。而列為歷史建築的神農宮,於嘉慶17年修建,屬傳統廟宇建築形式,經歷多次修建,目前僅三川殿前石雕龍柱、交趾陶及土地公神像保存較好,並遺有清乾隆年間「芝蘭廟碑記」等數座石碑。學校      士林區是台北地區文化的發源地,自清朝以來,私塾、社學及義塾遍設,有「三步一秀、五步一舉」美稱,日據時代設於芝山岩的「國語(日語)傳習所」更是台灣新式教育的開端。因外籍人士雲集此區,設有美國、日僑、歐洲學校。      校址在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大學,在暨南國際大學、華梵大學成立前,以海拔高度而言曾有最高學府之稱,公寓隔間產品最受學生喜愛,不過部份的套房因裝潢亮麗,有管理把關,部份學生是死忠客層。以商業及傳播科系較為聞名的銘傳大學,和位於士林及中正區的知名私立大學—東吳大學,以大東路、大南路、大北路及文林路為學生租屋主要聚集處,透天隔間產品為大宗。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則位於寸土寸金的忠誠路旁,學生多以德行東路、士東路的公寓為合租選擇產品。       中信房屋天母加盟店店長陳飛龍指出,開學前的5-6月份是學生的租屋尋覓潮,公寓隔間的產品投資報酬率最高,約有4%-5%的利潤,不過部份區段因位特性的不同,也有學生以合租方式來解決住的問題。 士林區大學周邊學生租賃物件一覽表 單位:坪/萬 學校 大樓 套房 公寓 透天 售 租 投報率 售 租 投報率 售 租 投報率 售 租 投報率
鬧中取靜!「永康81」商圈靜巷宅當紅
2009-01-06
【網路地產王/姜宇凡/綜合】  說到永康街商圈,好吃的芒果冰或是小籠包,總讓人垂涎三尺,周邊不但生活機能良好,往永康街靜巷走,別有洞天的靜謐環境,還鄰近大安森林公園與台、師大等優質學區,是台北市少見的優質住家環境。 ■ 人潮帶動商圈 永康街生活機能完善   以永康公園為主軸的永康街,因為知名的小籠包成為日本遊客最愛造訪的地點,而芒果冰更是大學生聯誼交友必到之處,永康街也因此成為熱鬧商圈,而再往永康街的後  (商圈周邊靜巷因為機能好,相當適合自住。攝影/姜宇凡)      段走去,到了青田街與潮州街附近,環境一改商業區熱鬧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幽靜的純住家靜巷,唯一的商業行為,就是幾間相當有特色的咖啡廳或是小餐館。  「永康81」襄理陳瑞卿表示,永康街最適合居住的地區,是在過了金華街的後半段,剛好是永康鬧區與師範大學的正中間,與鬧區保持步行5分鐘的距離,兼顧便利的生活機能與寧靜的住家空間;此外,步行到大安森林公園也只要10分鐘,是大安區內的優質生活圈。■ 學區、交通加持 永商商圈最宜人居  除了機能之外,永康街位在信義路、新生南路、和平東路以及金山南路等重要幹道間,交通相當便利,步行到古亭捷運站約15分鐘,未來信義線上的東門站開通後,更只要8分鐘就能搭上捷運,屆時將更加活化周邊的交通動線。  此外,距離因為近師大、台大,可隨時享受國立大學的人文薈萃以及學區機能,區內還有新生雙語小學、金華國中等知名學區,自住投資兩相宜,是台北市最宜人居的優質環境。【網路地產王www.vrhouse.com.tw】crack car loan new online